
余承东和雷军这两位行业领军人物,长期以来在多个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早期,他们主要在手机市场交锋,雷军带领的小米与余承东掌舵的华为彼此对垒,两大品牌在市场上的较量颇为引人注目,使得手机行业充满活力。
随着行业趋势的变化,余承东率先进入了智能汽车领域,而雷军也不甘示弱,迅速跟进。相较于之前的手机竞争,这一领域的竞争显得更为复杂,同时也让手机行业的竞争热度有所降温。
然而,华为与小米在造车模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华为选择不直接参与整车制造,而是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方式,推出了以“鸿蒙智行”为核心的智选车系列。目前,该系列已涵盖“问界”“智界”“尊界”“享界”四大子品牌,共有六款车型上市,包括问界M5、M7、M9,智界R7、S7,以及享界S9。
相比之下,小米采取了亲自下场造车的策略,汽车品牌直接命名为“小米”。目前,其真正上市的车型仅有“小米SU7”,尽管最近发布了SU7 Ultra版,但并非主力产品。
许多人认为,小米在造车领域很难超越华为,但从当前数据来看,结果可能出乎意料。今年1月,小米单款车型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华为“问界”全系车型;而2月,小米的销量更有可能超过鸿蒙智行的六款车型总和。
数据显示,2月鸿蒙智行六款车型的总销量为2.15万辆,环比下降39%。而小米方面,虽然具体数字尚未公布,但按照其一贯风格,交付量很可能超过2.2万辆。考虑到小米的订单充足,产能才是限制因素,而其最高月交付量曾接近2.6万台,因此2月交付量突破2.2万基本不成问题。这意味着,小米SU7一款车的销量,就已超越鸿蒙智行六款车型的总和。
接下来,随着SU7 Ultra的上市,以及全新SUV车型YU7的发布,小米的市场表现预计将进一步提升。这一局面无疑给余承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毕竟,小米的热销态势已然显现,单款车型能够击败六款车型的成绩,足以引发行业关注。如果未来SU7与YU7两款车型同时发力,又将带来怎样的市场影响?这一切无疑值得期待。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销量逆转!小米单车型超越华为六款总和https://auto.zol.com.cn/954/954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