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汽车自建电池项目的规划近日逐渐明确。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公司将优先建设软包电池(Pouch-type)生产线,随后再推进方形电池(Prismatic)的生产布局,这一策略相较早前“软包与方形电池同步发展”的计划有所调整。
该项目选址于京畿道安城,占地面积约6万坪(约合20万平方米),目前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展开。初期规划年产能为2至3GWh,预计可满足大约4万辆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相关生产设备预计将在2026年完成交付。除用于纯电动车外,这些电池还将适配混合动力车型,后者对电池容量的需求仅为前者的10%至20%。具体建设进度安排如下:
2025年:建成第一条软包电池生产线;
2026年:新增一条方形电池产线;
2027年:实现方形电池的大规模量产。
在技术方案上,软包电池的基础设计与LG新能源的方案较为接近,具体参数包括:
电芯长度范围为450~480毫米;
采用高镍正极材料,镍含量不低于60%;
不涉及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生产。
供应链方面,现代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其中包括PNT、Hanwha Momentum、Woo Won Technology、M Plus和Apro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如PNT、Woojin Tech和Mplus此前曾为SK On的核心供应商,协助其在短时间内提升市场竞争力。
现代汽车在安城设立“新一代电池研究所”,表明其正在加快步伐减少对第三方电池供应商的依赖。通过建立小规模但具备自主性的试产线,现代不仅可以在电池供应上实现灵活调配(例如已在第五代胜达混动版上应用),也为后续电动化战略打下关键技术基础。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汽车自建电池项目规划明确:优先软包,后续方形https://auto.zol.com.cn/1011/1011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