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一项由欧盟运输与环境组织(T&E)于7月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欧盟坚持其2035年清洁汽车发展目标,并出台相应政策推动产业转型,那么欧洲汽车行业的年产量有望回升至1,680万辆的水平,达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
报告同时指出,如果不制定明确的汽车产业战略,或取消2035年前实现新车和轻型商用车零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欧洲汽车产业可能将面临严重冲击,预计将有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流失,计划中的电池投资也将削减三分之二以上。
目前,欧洲车企本就承受着本土生产成本高企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落后于中美企业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美国提高进口汽车关税也对欧洲出口构成挑战,迫使多家欧洲汽车制造商下调了2025年的财务预测。在行业强烈呼吁下,欧洲议会于2025年5月同意对乘用车及厢式货车的部分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进行调整,但依然保留了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的核心规定。
欧盟运输与环境组织车辆与电动出行供应链负责人Julia Poliscanova表示:“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及充电设施建设主导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欧洲汽车产业正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
研究还显示,若持续推进2035年目标并配套实施支持政策,到2035年,汽车产业链对欧盟整体经济的贡献有望增长11%。届时,电池制造将在2030年前创造超过10万个新岗位,而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到2035年也将新增12万个就业机会,这些新兴岗位有望弥补传统制造环节减少的职位。
然而,T&E也警告称,一旦放松碳减排目标,且缺乏系统性的产业扶持措施,到2035年整个汽车产业链对欧盟经济的贡献或将下降多达900亿欧元,约合1,055亿美元。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欧盟研究:2035清洁汽车目标助力产业复兴https://auto.zol.com.cn/1011/1011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