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7月4日发布解读,以图文形式介绍了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 21670—2025)。
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已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此次发布的新国标有多项重点内容。其中一项重要变化是明确规定乘用车必须安装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可以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从而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和操控能力。目前该系统已在多数乘用车型中作为标配配置,此次正式纳入国家标准。
同时,新标准首次对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作出规范。这类系统常见于新能源汽车,用于实现动能回收。新国标指出,在默认工作模式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所触发的制动作用,不得使车辆减速至完全停止。这意味着目前存在较大争议的“单踏板模式”将不再被允许使用。
此外,新国标还规定,当能量回收导致减速度超过1.3米每二次方秒时,制动灯必须点亮;并且只要减速状态持续存在,制动信号就必须保持输出。这一要求旨在提高行车安全性,特别是在部分新能源车型通过松开油门即可实现较强减速的情况下,及时点亮制动灯有助于提醒后方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降低发生追尾事故的风险。
对于新申请型式认证的车型,新标准中的大部分内容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而有关“单踏板模式”的限制则将在2027年1月1日开始执行。对于已经取得型式认证的车型,相关新要求将从202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国标: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升级https://auto.zol.com.cn/1010/1010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