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豹路虎近期宣布,旗下多款现有车型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这一决定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计划,捷豹XE、XF以及E-Pace等车型将在今年9月正式停产,而揽胜极光和发现神行两款车型也将于2025年底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
捷豹路虎作出这一决策,主要源于其在中国市场持续承压的现实状况。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自主品牌不断崛起,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对传统豪华品牌形成了强烈冲击。捷豹路虎在中国的销量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库存压力攀升,经销商体系面临巨大经营困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终端销量仅为1955辆,同比大幅下降78.59%;今年前四个月,累计终端销量同比减少49.41%,仅为1.67万辆。同时,库存系数超过两个月,成为业内库存深度最高的品牌之一。
在产品结构方面,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车型投放数量较少,产品更新周期较长,电动化布局明显落后。目前在售的国产车型仍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平台,缺乏具备本地化优势的产品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捷豹路虎缺乏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动车型,难以与主流品牌抗衡。
面对当前挑战,捷豹路虎决定全面调整战略,转向“中国制造+中国成本”的模式。公司已放弃在中国的自主研发路径,转而与本土企业合作开发新车型。具体来看,捷豹路虎与奇瑞联手打造的全新Freelander系列将成为未来重点。首款Freelander车型将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融入中国本土设计元素,目标锁定价格敏感型消费群体。
这一战略转变的目标在于通过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重拾市场关注并改善销售表现。然而,能否实现预期效果仍有待观察。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品牌忠诚度降低,捷豹路虎若想重塑市场地位,需要在产品创新、服务体系以及品牌运营等方面投入更多努力,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捷豹路虎多车型将退出中国市场https://auto.zol.com.cn/985/985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