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各大车企的发布会上,各种“黑科技”配置被吹得天花乱坠,仿佛一辆车就能带你步入未来生活。然而,现实用车体验却往往大打折扣,有些功能甚至让人哭笑不得,买了车那一刻觉得酷炫极了,用起来却发现全是坑。
比如一些车型配备的“自动升降门把手”,刚上车时的确颇具仪式感,开门瞬间缓缓弹出,看着确实拉风。但到了寒冷地区,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门把手很容易被冻住无法弹出;在潮湿多雨的南方,又容易因为积水导致电路故障,维修费用动辄上千元,远不如传统门把手实用。
还有不少车型主打的“花瓣式轮毂”,外观设计极具视觉冲击力,但造型越复杂,带来的问题也越多。剐蹭后修复成本高昂,动辄上千元,而且清洁保养十分麻烦,洗车师傅看到都头疼。
再来看“手势控制”功能,听起来科技感十足,似乎只需轻轻一挥就能完成操作。但实际使用中,识别不准、反应迟钝的情况屡见不鲜,想调节一下空调温度都要对着空气反复比划,动作滑稽不说,还容易让人误会你在练什么奇怪的功夫。
至于某些车型配备的“香氛系统”,厂商宣传得再高大上,实际上散发出的气味不仅刺鼻,还带着一股廉价香水的味道,根本营造不出所谓的高级感,还不如自己花几十块钱买个车载香薰来得实在。
最让人无语的当属“自动泊车”功能。宣传视频中演示得干净利落、精准入位,可到了现实中,遇到车位线模糊或空间狭小的情况,系统直接罢工,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动手倒车入库,效率反而更低。
买车还是要理性选择,别被眼花缭乱的配置迷了眼。这些所谓高科技配置,看起来光鲜亮丽,实则用处不大,省下的预算足够你加好几个月的油了。你在用车过程中,还遇到过哪些鸡肋配置?欢迎一起分享吐槽!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车企黑科技配置鸡肋频现”https://auto.zol.com.cn/983/983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