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已经投入了接近600亿元人民币用于正向研发,我始终希望中国的车企能够真正从零开始自主研发,从设计的第一根线条起步,让世界看到我们不是在追随别人,而是拥有自己的志气和实力。”这句话出自蔚来创始人李斌在一场行业会议上的发言。这番话不仅展现了蔚来对技术信仰的坚定追求,也揭示了企业孤注一掷的决心。
这600亿元的投入,绝非简单的资金堆积,而是中国汽车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的重要战略举措。从芯片、操作系统到电池包,蔚来通过大手笔的研发投入,彻底摆脱了“组装厂”的标签,建立起涵盖智能驾驶、车机交互和能源管理的全栈自研能力。
这样的投入已经开始显现回报。以ET9为例,其搭载的NX9031芯片性能远超国际主流产品,甚至比某国际巨头的同类型芯片提前数月实现量产上车。而在补能领域,蔚来换电站的大规模部署(截至今年3月已建成超过3200座)以及与多家车企及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合作,使其从曾经被认为的“烧钱项目”逐步转变为行业的基础设施。李斌曾算过一笔账:“一颗芯片的研发投入相当于建设一千座换电站,但两者缺一不可。”这充分说明了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协同效应——核心技术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开放的生态系统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近期的一场行业会议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要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方向无疑为蔚来在换电领域的长期布局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当整个行业还在围绕“充电还是换电”争论不休时,蔚来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产业升级需要“既要又要”的勇气和魄力。无论是芯片、换电站,还是操作系统和能源网络,蔚来正在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践,为中国汽车工业探索出一条“技术立命”的发展路径。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蔚来李斌:600亿研发投入背后的技术信仰与孤注一掷https://auto.zol.com.cn/968/968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