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ZOL首页 > 汽车 > 新闻 > 正文

    小米汽车改称“辅助驾驶”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十三号胡同

    小米汽车改称“辅助驾驶”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近期,小米汽车在其官方网站上将原本使用的“智能驾驶”一词改为“辅助驾驶”,这一细节调整迅速在行业内引发连锁反应。多家主流车企紧随其后,纷纷修改宣传用语,将原本强调的“脱手驾驶”改为更为谨慎的表述,例如“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对当前技术发展阶段的准确描述,也标志着汽车行业在宣传方式上开始趋向理性与务实。

    在过去的几年中,“智能驾驶”成为各大车企争相主打的卖点之一。一些品牌甚至使用了诸如“准L3级”“零接管”等高度吸引眼球的术语,导致部分消费者误以为车辆已具备完全自动驾驶的能力。然而,现实中发生的一系列交通事故表明,目前市面上的所谓“智能驾驶”系统,其实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水平。

    此次术语调整背后有着明确的政策导向。今年4月,工信部出台新规,要求所有车企不得再使用“自动驾驶”“智驾”等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取而代之的是更规范、更严谨的表述,如“组合辅助驾驶”。此举旨在厘清技术边界,避免误导公众。毕竟在当前的技术与法律环境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者依然是责任主体,而不是车企。

    尽管多数车企已经响应政策调整,但仍有个别品牌坚持高调宣传其智能驾驶能力。例如,某品牌门店依然大力强调其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具备识别红绿灯、自动变道等功能,并声称未来可通过软件升级实现L3级自动驾驶。虽然该品牌在技术研发方面确实具有领先优势,但在相关法规尚未明确落地之前,类似的宣传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小米此次主动调整宣传措辞,体现出企业对用户安全和信任的高度重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与此同时,车企在宣传上的诚信不应落后于技术本身。只有以更加客观、真实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才能帮助用户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避免因误判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米汽车改称“辅助驾驶”引发行业连锁反应https://auto.zol.com.cn/980/9805208.html

    auto.zol.com.cn true https://auto.zol.com.cn/980/9805208.html report 1491 近期,小米汽车在其官方网站上将原本使用的“智能驾驶”一词改为“辅助驾驶”,这一细节调整迅速在行业内引发连锁反应。多家主流车企紧随其后,纷纷修改宣传用语,将原本强调的“脱手驾驶”改为更为谨慎的表述,例如“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对当前技...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 第1页:小米改称“辅助驾驶”
    • 猜你喜欢
    • 最新
    • 精选
    • 相关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