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很简单:电动车技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够成熟。
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成功制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四轮电动车。这辆车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动力来源是干电池,外观看起来非常原始。然而,干电池的问题显而易见:它无法重复使用,每次用完都需要更换,成本极高。不仅如此,这辆车的最高时速仅为6公里,甚至还不如一个正常步行速度快。
时间来到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设计出了一辆由铅酸蓄电池供电的三轮电动车,这标志着电动车开始有了更实用的动力来源。然而,即便如此,电动车仍然未能普及。铅酸电池虽然相对先进,但它的续航能力仅有16公里,而且车辆价格依然昂贵,难以被大众接受。
到了1905年,美国的一家汽车公司推出了一款装备214A电池电动马达和快速充电系统的电动车,售价高达3000美元。相比之下,当时燃油车的价格要低得多,普遍在1000美元以下。例如,凯迪拉克的第一款车型,虽然只配备单缸发动机、功率仅为10马力,但售价仅为720美元。无论从价格、续航还是安全性来看,燃油车都远胜于电动车。此外,燃油车的使用成本也更低,尤其是油费相对于电动车的电池维护成本而言更为经济。同时,作为汽车发明者的奔驰也在不断创新,进一步巩固了燃油车的市场地位。因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电动车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然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电动车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只需10万元人民币左右,消费者就能买到一辆续航能力超过燃油车、使用成本不到燃油车五分之一的电动车。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性价比极具吸引力,电动车也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并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电动车:从落后淘汰到重新崛起的技术革新之路https://auto.zol.com.cn/953/953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