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全球首家特斯拉主题餐厅正式亮相,开业当天便引发广泛关注。有消费者为进店用餐等待超过13小时,开业仅六小时内,餐厅在餐饮与充电服务上的综合营收已达4.7万美元,相较周边同类商业设施高出三成。
相关负责人表示,若洛杉矶门店运营成果达到预期,这一融合餐饮与充电服务的新型模式将逐步推广至全球主要城市及高速公路沿线。紧随其后,国内布局也已提上日程。
据透露,上海浦东超级工厂附近已规划约3000平方米用地,用于建设特斯拉餐厅,预计于2026年春节前后投入运营。价格方面,或将设定为美国门店的70%,更具本地化优势。
事实上,此类跨界尝试在国内早有先例。部分自主品牌早已探索将汽车服务空间向生活场景延伸。例如,某品牌打造的用户空间不仅提供车辆展示与试驾,还涵盖会议、阅读、咖啡饮品等多元服务;另一智能出行品牌的用户中心因提供丰富餐饮体验,被用户亲切称为“出行生活驿站”。
这些实践的核心逻辑高度一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车辆功能服务,而是致力于打造吸引用户驻足、促进交流互动的复合型空间。
可以预见,当2026年这座形似“科技飞碟”的建筑在浦东落成,它所承载的不仅是餐饮与充电的物理功能,更代表着对出行服务生态的一次深层重构。尽管该业态对整体营收的直接贡献有限,但有望显著提升品牌吸引力,进一步带动产品消费与用户黏性。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特斯拉全球首店开业,2026将登陆上海https://auto.zol.com.cn/1019/1019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