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ZOL首页 > 汽车 > 新闻 > 正文

    智能驾驶测试暴露技术短板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两三杯可乐

    智能驾驶测试暴露技术短板

    一场涵盖20多个国内外品牌、近40款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测试近日引发广泛关注。测试共设置15个科目,模拟了包括夜间高速公路施工区域与卡车并行、儿童突然横穿马路等复杂交通场景。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驾驶系统在真实道路环境中的表现仍存在明显短板。在夜间高速遇到施工路段与大型车辆并行的情况下,仅有47%的测试车辆能够完成安全避让;而面对儿童突然闯入车道的情况,也仅有58%的车辆成功实现有效制动。

    测试结果公布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其中一种被频繁提及的质疑声音认为,测试机构在设置跟车距离时存在不一致,涉嫌刻意影响测试结果,导致部分车型表现不佳。不少评论指出,不同车型之间的跟车距离设定存在差异,进而怀疑测试的公正性。

    然而,实际情况在测试过程中已有明确说明:所有参与测试的车辆均开启各自的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且跟车距离统一设定为系统提供的中间档位。这一设定完全遵循各车企自身对智能驾驶系统的默认逻辑。既然功能由厂商设计,策略由系统预设,将责任归于测试方是否合理?更值得思考的是,如果由测试方人为干预每辆车的跟车距离,使其在物理距离上完全一致,反而会破坏测试的真实性与公平性。

    不同品牌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在功能逻辑、感知能力与决策机制上本就存在差异,档位划分方式也不尽相同。若强行要求所有车辆保持相同的绝对距离,不仅操作难度极高,且难以反映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真实体验。更重要的是,即便在统一设定下,部分车辆在前车突然消失或行人突现等极端场景中仍无法及时反应,这恰恰暴露了当前智能驾驶技术在复杂工况下的局限性。

    与其将矛头指向测试方法,不如反思现有辅助驾驶系统在安全冗余与应急处理能力上的不足。当用户在日常驾驶中使用默认设置时,系统能否应对突发状况,才是衡量其可靠性的核心标准。技术的发展需要客观评估,而真实的测试数据,正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基础。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智能驾驶测试暴露技术短板https://auto.zol.com.cn/1018/10189486.html

    auto.zol.com.cn true https://auto.zol.com.cn/1018/10189486.html report 1526 一场涵盖20多个国内外品牌、近40款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测试近日引发广泛关注。测试共设置15个科目,模拟了包括夜间高速公路施工区域与卡车并行、儿童突然横穿马路等复杂交通场景。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驾驶系统在真实道路环境中的表现仍存在明显短板。在夜间高速遇...
    • 猜你喜欢
    • 最新
    • 精选
    • 相关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