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则关于“花17万买车后车企倒闭车辆裸奔上路”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讨论,购车后车企突然陷入经营困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据了解,2022年11月,一位蔡姓车主花费17万元购买了一辆威马品牌电动汽车。然而由于该车企随后进入破产重整阶段,这辆车的价值在二手车市场上迅速缩水。更令人无奈的是,多家保险公司拒绝为其承保,最终导致车辆只能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上路行驶。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位刘姓车主身上。他所购买的哪吒汽车某日出现App服务中断问题,虽然数小时后系统恢复运行,但当时他出于安全考虑,几天内都不敢使用车辆。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车企逐渐被淘汰出局。已有多个品牌停止运营,包括高合、威马、宝能、雷丁、奇点、陆地方舟、康迪、青年、赛麟、拜腾、博郡、乐视、爱驰等。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旦所购品牌的车企倒闭,往往会面临一系列后续问题,如车机系统无法更新、维修保养困难、售后服务缺失,以及二手车价值大幅缩水等,严重影响用车体验和资产价值。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到2025年以后,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将与当年智能手机行业类似,甚至更为残酷。由于汽车制造的技术门槛更高,市场整合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届时真正占据主流市场份额的车企可能只剩下少数几家,其余企业的市场份额或将降至个位数甚至更低。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车企倒闭引车主困境https://auto.zol.com.cn/986/986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