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编辑

    你怎么看?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分页阅读 暂无评论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新能源骗补贴/皮卡解禁

        2016年已经成为历史,在过去的1年中,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比如新能源骗补贴、各种互联网造车火了、网约车新政策等等。下面我们仪器来回顾下,2016年都有哪些汽车行业的重大事件呢?

    你怎么看?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事件1:新能源骗补贴事件终于坐实

        最早就有人预测,新能源的补贴政策过于简单粗暴,漏洞百出,未来一定会有车企想出花式骗补贴的办法。2016年,工信部发布《四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启动相应的新能源骗补调查。

        果不其然,随后就爆出了骗补贴企业高达70多家,涉及到将近100亿人民币,可谓“数额特别巨大,情结特别严重”。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但是目前工信部公布的只有少数几家车企,其中包括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其实,新能源补贴政策并不是中国特色,在别的国家也有。关键是要把钱用在刀刃上,完善和细化相应制度,减少漏洞,降低骗补贴的机会。在监督和监察方面,应该更下功夫,严厉打击骗补贴的恶劣行为。

        事件2:部分地区解禁皮卡

        皮卡在美国是最最热销的车型,但是到了中国因为翻译里面带有“卡”字,就被扣上了卡车的名号,也是够冤枉的。

        但是2016年2月26日,由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公安部联合发布了 《关于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促进皮卡车消费的通知》。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该《通知》规定,为带动城乡皮卡车消费,决定在河北、辽宁、河南、云南等省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工作,30年受禁进城的皮卡市场迎来政策上的松动。

        其实皮卡在美国热销,原因很多,比如美国地广人稀、人工劳务成本高等,很多美国人购买皮卡,可以自己DIY很多事情,皮卡是一个多面手。

        而在中国,皮卡虽然没有那么的接地气,但是火不起来,最主要还是政策的限制原因。而这些解禁城市,相信能够给皮卡兴起带来促进作用。

        

    2小排量购置税减半取消/豪车多加税

       事件3:1.6L排量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结束

        我们在买车的时候,都会缴纳购置税,在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国家实施了1.6L排量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

        对于一辆售价15万元的车型而言,购置税如果不减半,达到12821元,减半以后可以优惠6410.5元,还是相当不错的一项政策。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但是从2017年开始,新政策将开始实施,购置税将变成7.5%,2018年将恢复成10%。不过为了优惠,很多4S店目前正在“自掏腰包”帮客户出购置税的钱。

        一开始国家推行这样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推广小排量发动机,并且刺激消费,改善行业发展放缓的趋势,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事件4:超豪车加收10%税

        除了上面提到的1.6L购置税变成7.5%以后,超豪华车也将多交税。

        2016年11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下发通知,为了引导合理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经国务院批准,对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消费税。简单而言:消费者在购买零售价格13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时,需在零售环节额外缴纳消费税,税率为10%。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不过售价130万以上的车型,本身就比较小众,加收10%的消费税,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未构成多么严重的影响。买得起的人,依然会买,买不起的人,压根也不会去看。

    3特斯拉事故/网约车新政策出台

    事件5: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

        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以后,其实一直有一些争议。2016年5月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车祸致死事件,引发了全球对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的质疑。

        而在中国,也有事故发生。23岁特斯拉中国车主男子驾车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公路行驶,因前车躲避障碍物,该男子躲闪不及撞上道路清扫车发生车祸。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接二连三的事故,让外界对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充满了怀疑。不可否认,一开始特斯拉的确对于自己的自动驾驶具有过分信任了,错误的引导司机可以放松警惕任由车辆自己控制。随后特斯拉也把“自动驾驶”改为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并且要求必须人为控制。

        而在不久前,美国法律部门今天发给特斯拉的一纸免责文书,既鼓励了车企在这一技术上采取更为大胆的步骤,也将给消费者提醒,自动驾驶功能至少在目前这一阶段不能百分百的信任,过于信任机器会造成痛苦和悲剧,而这需要自己承担责任。

        事件6:网约车新政策出台

        互联网约车兴起之后,随之而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监管不力、恶性犯罪等。而在今年下半年,各大城市相继出台网约车新政策,意在加强和完善管理相关网约车服务。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比如比较严格的北京、上海、天津,就对于汽车的排量、轴距做出了要求。而且都要求是本地户籍、本地牌照。而比较宽松的成都、贵阳,并未对户籍做出要求。

        据悉,上海统计的数据中,已经注册的网约车司机有41万人,而真正具有上海户籍的司机,不到1万人,也就是仅有2.4%的比重。看来以后再想在大城市找到顺风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4上汽奥迪联姻/江淮大众联姻

        事件7:上汽奥迪联姻

        之前我们曾从国外媒体了解到,为了扩大奥迪在中国地区的销量,奥迪将会和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合作。据悉,合作形式类似于斯柯达在华同上汽大众的合作模式一样,产品以代工方式由上汽大众生产,不是新建合资生产企业。

        不过随后暂时冻结了这个计划,原因是该计划遭到已经与大众签订了奥迪业务合资合同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一汽)旗下4S店的激烈反对,大众似乎出于对一汽方面态度的顾虑而冻结了该计划。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以停止奥迪新车进货来抵制奥迪和上汽集团的联姻,并要求巨额人民币的赔偿。来自15个经销商集团(总计150家奥迪经销商)的代表在与奥迪高层商谈时表示,如果奥迪不能在12月1日前给出答复,将停止新车的进货,包括进口和国产车型。

        进入中国近30年,奥迪已经懂得在中国做生意要讲究人情世故,也就是照顾别人的面子。一汽好歹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不顾它的感受硬是找上汽这样的新欢,有点说不过去。当然,一汽方面肯定也能看出奥迪的意图,而且知道按照现在的趋势,奥迪和上汽的合作已经无法阻止,所以这么来看,如果一汽真走心的话,为了自己的未来,倒是真应该调整下自己和大众、奥迪的复杂关系了。

        事件8:江淮大众合作开发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将是大势所趋,大众在经历排放丑闻以后,发展新能源的动力应该说比谁都强。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大众选择了一个合作伙伴,那就是江淮。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是由国家总理李克强进行牵线,在2015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结束了对江淮汽车的生产情况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考察。准备离开之际,他突然对江淮员工说:“刚才你们当中有人跟我说,希望和德国大众合作,我明天中午就会告诉他们董事长!”时值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新任大众汽车CEO马蒂亚斯·穆伦(Matthias Mueller)也陪同前来。

        江淮有不错的新能源经验,而大众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二者合作,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产品,消费者都十分期待。

    5互联网造车/二手车限迁/国六排放标准

       事件9:互联网造车兴起

        还是继续说新能源车,由于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动,以及准入门槛的降低,很多互联网企业,高调进军汽车行业。比如乐视、蔚来、小鹏、百度、腾讯等等。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这些企业中,有些是于汽车品牌合作的,但是要推广自己的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比如百度。有些是打算造车的,比如蔚来、小鹏。有些则是投资汽车企业的,比如乐视。

        这股互联网造车之风,非常浮夸。它们都缺乏资金、技术、工厂、经验,并且到现在没有拿到资质,且没有带出来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更多的是用噱头吸引眼球,未来前途充满未知数。

        事件10:二手车限迁政策取消

        长期以来,二手车市场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这当然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收到国家相关政策影响的比重也不低,比如说限迁政策。

        二手车限迁政策是指一些地方对于外省或者外市的二手机动车,采取限制环保标准、限制年份等措施,以避免这些车辆大量流入本地市场的相关政策。不过今年迎来了利好,那就是二手车限迁政策取消了。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活跃二手车市场”。随后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业界通称“国八条”),就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繁荣二手车市场作出了相关部署。

    未来如何?2016年汽车行业重大事件回顾

      其中明确指出,各地人民政府“不得制定实施限制二手车迁入政策”,已经实施限迁政策的地方,要在2016年5月底前予以取消。但是很遗憾,现如今,“国八条”所规定的取消限迁的期限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但真正执行的城市却寥寥无几。

        大部分城市在取消限迁政策上持以消极观望态度,很有可能是担心大量二手车的迁入会影响其新车消费,进而导致税收减少。另一方面,环保的压力亦被认为是影响各地接纳外省市二手车的重要因素。

        但是我想说,限迁本虽然能限制汽车在地域上的迁徙,但是不能约束和限制空气的流动,限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尾气排放所带来的问题。所以,未来如何让政策能够落地执行,恐怕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事件11:国六排放标准出台

        汽车尾气都有相对应的排放标准,目前正在实施最高规格的是国五排放标准。国五标准源自欧盟,2013年9月,我国正式发布了国五标准,相比国四标准,新标准轻型车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降低25%,重型车氮氧化物排放可以降低43%,要求2017年全国机动车将全面实施。

        而在今年,环保部与国家质检局联合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也就是俗称的轻型车“国六”标准。该标准有国六a和国六b两个排放限值方案,分别在2020年和2023年开始实施。

    国6排放标准来了 我们能从此告别雾霾?

        国五标准还没有全面普及,国六标准都要来了,很多人不由得感叹,排放标准制定的可真快啊。虽然说国六标准出来了,但是业内有这么一个笑话,就是说,哪怕是国10的标准,烧中国的燃油,都会变成国五的排放。说的就是中国的油品差问题。

        而国五过度到国六,跨度如此之大,对于燃油品质的提高也是必须的,否则真应了前面的笑话了。不过,从原则上说,油品的标准应该提前到位,早于排放标准提前出炉,否则车到油不到,于事无补。

        但是目前比较遗憾的是,国六排放标准已经出来了,而相应的油品方案还没有出来,而且也就还剩下3年的时间。这3年需要制定方案,然后进行操作实际提高油品,应该说时间很短暂。

        两桶油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油品搞上去,实在是不好下定论,难度其实很高。所以到了2020年,相应的燃油油品能否跟上,将直接导致最终排放的真实效果。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汽车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