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去加油,总能听到加油站小哥热情地推荐98号汽油,次数多了,我也忍不住发火摔门走了。买车选了涡轮增压发动机,难道就得被当成冤大头?从4S店销售员到街边修车摊,围绕涡轮增压的说法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比三缸发动机的震动还要离谱。
最让人烦的就是所谓“高标号汽油”的说法。很多车主被忽悠着长期加95、甚至98号汽油,说是涡轮车得吃精细油品。其实汽油标号跟发动机压缩比有关系,和是不是涡轮增压没太大关系。我邻居家那台1.5T的本田就一直加92号油,用了三年也没见发动机出什么大问题。倒是有些厂家特意调高压缩比,逼你加高价汽油,这套路太明显了,几乎都能听见算盘声叮当作响。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热车仪式”。每天早上在地下车库,总能看到一些老司机叼着烟,车子打着怠速,等转速指针归零才肯走。其实现在电子水泵已经可以在熄火后继续散热,这种做法除了多吸点尾气,唯一的效果可能就是给加油站增加销量了。我开修理厂的表弟都看不下去了,说这种操作只会让涡轮的轴承结焦。
维修费用也被传得神乎其神。十年前换涡轮确实贵得吓人,但现在连不少国产车都用上了双流道涡轮技术,正常使用配合定期保养,跑到20万公里根本不在话下。反而是有些人听信所谓的“涡轮深度清洁”,往进气道喷昂贵清洗剂,最后拆开来一看,增压器比某些人的脸还干净。
还有个误区是“涡轮增压一定省油”。厂家宣传册上的油耗数据看着诱人,可实际开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早晚高峰一堵在北京三环上,油耗直接翻倍。一些实测数据也显示,特定驾驶条件下,某些2.0T的德系车甚至比美系自吸车型还费油。现在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混动车型基本都不用涡轮增压了,省下的油钱可能还不够购置税。
看看停车场里满眼的“T”标,突然想起一句话:“涡轮增压是21世纪最成功的营销把戏。”从必须热车到天价保养,一套组合拳下来,硬是把一项成熟技术包装成了高端配置。要我说,每辆涡轮增压车都该配本澄清手册,免得车主天天在各种传言里迷失方向。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涡轮增压车使用误区揭秘https://auto.zol.com.cn/979/979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