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新国家标准,并宣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确规定,电池在极端条件下需达到“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目标,同时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以及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评估等多项严格要求,全面提升了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性能。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最为关心的问题无疑是电池的安全性如何得到保障。过去,电动汽车自燃和爆炸事故频发,这让许多人对电池的安全性产生了顾虑。而此次新国标针对这些痛点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新标准要求电池在完成300次快速充电循环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这相当于一辆车每天进行一次快充,连续使用一年后,电池依然能够保持安全性能。此外,新增的底部撞击测试模拟了车辆底盘被磕碰的情况,有效避免了因托底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可能会担心用车成本是否会因此增加。新标准的出台无疑会促使电池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短期内可能导致电池成本上升。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安全技术的普及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有望逐步下降。一些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换电模式,计划在年内建设千座换电站。未来,换电模式可能会成为主流趋势,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
那么,现在是否是购买电动汽车的好时机?由于新标准将在2026年正式生效,各大车企势必会提前进行适配。当前市场上,部分品牌的新车型已经搭载了800V高压平台和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其安全性能甚至超越了即将实施的国家标准。如果消费者近期有购车刚需,可以优先考虑技术成熟的车型;而如果并不急于购车,那么等待2026年后推出的新车将能获得更为卓越的安全性能表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2026年实施,安全性大幅提升https://auto.zol.com.cn/975/975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