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根据相关规定,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原产地规则的产品可以豁免此项关税。
这一举措本质上是对“制造业回流”战略的延续,旨在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并缓解贸易逆差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汽车进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表示明确反对,认为此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规则。此举不仅可能冲击涉及60多个国家的全球汽车供应链,还可能导致美国新车平均价格上涨约3500美元,并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整车出口受到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2024年,中国对美整车出口仅11.6万辆,占总出口比例为1.8%。然而,零部件出口面临的合规压力显著增加,因为中国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约为12%,但符合新规的比例较低。
为应对上述挑战,中国车企采取了多种策略。例如,通过在墨西哥投资建厂(如某企业规划年产能15万辆)规避关税影响,同时加大对拉美和欧洲市场的开拓力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欧洲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已超过40%。
与此同时,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反制措施。中国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对美国相关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此外,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也相继实施对等措施。
专家分析指出,美国的此项政策短期内或许能够保护本土就业,但从长期来看,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技术标准出现分化,从而削弱全球产业竞争力。
对于中国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并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来降低潜在风险。而单边保护主义政策最终可能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反对https://auto.zol.com.cn/970/970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