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小米SU7 Ultra争议
产品:小米SU7 Ultra 2025款 Ultra 小米汽车 汽车在今年二月底,小米正式推出了SU7 Ultra车型,定价为52.99万元。此前该车的预售价为81.49万元,之所以设定这一价格,主要是为了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形成竞争关系。两款车型都采用了三电机布局,主打高性能表现,而特斯拉Model S Plaid目前的售价也维持在81.49万元。
小米SU7 Ultra一经上市便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一款综合马力超过1500匹的高性能电动车,其售价却仅为52.99万元,延续了小米一贯的“高性价比”策略。在当前市场中,还没有其他1500匹马力级别的车型比它更具价格优势。尽管电动车在动力参数上的“堆叠”成本相对较低,但要达到如此高的性能水平,整体制造成本仍然不容小觑。
不过,该车的碳纤维前舱盖设计问题引发了部分车主的强烈不满。不少车主反映,该部件采用了挖孔设计,影响了整体美感和实用性,因此联合起来进行维权。一些车主已经组织起维权群,并计划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有车主代表在网络上发声称,在表达起诉意愿后,小米方面派出两位高层与车主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线下沟通,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解决方案。目前维权群已聚集超过70人,他们计划联合发起诉讼,指控小米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并要求“退一赔三”。
对此,小米官方此前已提出相关补偿措施。对于尚未提车的用户,可以选择将碳纤维前舱盖更换为普通版本;而已提车且不愿更换的用户,则可以获得两万积分的补偿。按官方商城的兑换标准,两万积分相当于两千元左右,可用于购买小米生态链中的相关产品。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米方面并不接受“退一赔三”的诉求。公司方面表示,相关问题源于信息传达不够明确,而非存在主观欺骗行为。此外也有法律人士指出,虽然在发布会上有关碳纤维前舱盖的描述较为吸引人,但具体表述更多属于产品介绍范畴,并不代表官方承诺,因此难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