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1:眼睛看重量,重就“稳”
很多人眼中,日系、韩系那就是重量轻、偷工减料的代表,车也特别轻;而美系、德系那就是厚重用料的代表,车重,看起来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用数据说话。
比如卡罗拉和朗逸,帕萨特和凯美瑞,这是两个A级车与B级车市场的主力军,两个对比还算公平。但是从结果来看,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了由于不同发动机、不同配置的重量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日系车在重量上并没有明显低于德系车。所以有人用肉眼就能看出来哪个车轻哪个车重?你的眼睛咋这么神呢?这不是扯淡吗。
而且现在很多车型都在搞轻量化设计,比如全新奥迪Q7比上一代减重了将近200公斤,开起来更加轻盈,提速也更快,用这些人的观点,那奥迪真tm的不厚道,指不定简配了多少。
特别让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车重就一定稳呢?其实车辆行驶是否“稳”,与重量的关系并不大,而是与车辆整体的悬挂调教有很大关系。有的车悬挂硬、轮胎宽,胎壁薄,过弯的侧向支撑就会更强,自然就稳。阿特兹比凯美瑞轻,但是一定比凯美瑞稳,因为阿特兹的调教就是运动取向的。
奇葩2:眼睛看薄厚,厚就安全
还有就是用肉眼都能看薄厚的也大有人在,难道你们都张火眼金睛了,能够透视钢板厚度?这是网上某机构测得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车皮的薄厚并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样子。
车型 | 车门铁皮厚度(毫米) |
本田思域 | 0.78 |
日产新轩逸 | 0.75 |
丰田卡罗拉 | 0.73 |
大众高尔夫7 | 0.72 |
丰田雷凌 | 0.71 |
起亚K3 | 0.70 |
雪佛兰新科鲁兹 | 0.69 |
斯柯达明锐 | 0.66 |
大众朗逸 | 0.64 |
当然我相信也一定会牵扯到车皮薄厚与车辆安全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了,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我说再多他也不信,所以到此为止。
奇葩3:眼睛看粗细,粗就是好
之前有一个朋友和我说,说xxx的车前悬架很细,看起来弱不禁风,估计又是简配了,说不定那天就会断。然后我就很无语,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道他怎么回蹦出这样的言论。
首先来说,前悬架的整体结构是要强于后悬架的,因为前面不但有发动机压着它,而且还要承担转向,一定比后悬架的压力更大,需要更强的用料作为支持。难道你作为一个普通人,比车企的工程师还要懂?如果真的如你说那样,估计所有车都得断。车企为了盈利偷工减料一些的确不假,但是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地方,也不至于愚蠢简配前悬架这个很重要的地方。
而且,我从不看粗细,因为粗细与强度没有必然联系。我更加不明白的是,有哪本书哪句话告诉你粗就是结实,细就是不结实了?是自我脑补的还是某个厂家给洗脑了?大伙可以看看F1的前悬架是什么样的,又细又长,按照这个理论,不用上路就得断了,但实际上F1悬架的强度要比民用车高得多的多。所以什么粗就是好,细就是差的言论,根本就是胡诌。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