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观察行业动态时,有一个现象值得探讨:有哪些企业实际上借鉴了小鹏的路径?
大众是其中最早的一个,双方甚至展开了直接的合作。
再来谈谈理想。也许有人不太认同,但从产品动作来看,理想mega与x9的多轮较量之后,理想在24年下半年开始采取更开放的策略,并在年底全面投入AI领域。这种转变,与小鹏的发展思路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再看看其他品牌。
还记得Aion RT吗?当时它的定位明显是在对标MONA。
还有日产,今年也有不少动作。此前在一场广州的发布会上,日产也提到了要以新势力的姿态重拾过去错失的机会,并在发布会现场展示了机器人技术,显示出转型的决心。
这些例子说明,小鹏在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技术路线、长期主义的理念,还是营销方式。
不过,尽管很多方面都可以被模仿,销量却难以复制。
MONA和p7+系列一直稳居市场前列,这正是竞争力最真实的体现。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小鹏路径:谁在借鉴与超越?https://auto.zol.com.cn/983/983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