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各大汽车制造商陆续公布最新财务数据,资产负债率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汽车行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因此较高的负债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领先企业,多数车企在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60%。一些企业的负债比例甚至更高,例如某美国车企达到84.27%,而一家国内知名车企截至当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也达到88.64%。
但仅看总负债比例并不足以全面判断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总负债往往与企业规模和营收水平密切相关。大型车企由于采购量大、经营链条长,负债总额自然较高。例如某国际车企2024年营收达2.5万亿元,其总负债却超过3.4万亿元;相比之下,另一家国内头部车企营收约7771亿元,总负债为5847亿元,负债结构相对更为稳健。
评判债务风险时,有息负债情况更值得关注。部分国际车企对有息负债依赖较强,比如其中一家日系车企的有息负债约为1.87万亿元,占总负债比例高达68%。而不少国内车企则展现出更强的债务管理能力,例如一家头部自主品牌,其有息负债仅为286亿元,占总负债比重低至5%,在国内外同类型企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其他如吉利、长城等国产车企的有息负债占比也不高。
此外,应付账款的情况也能反映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资金调度能力。以某自主品牌为例,其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平均付款周期仅为127天,显示出较强的议价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效率。
总体来看,资产负债率偏高并不必然意味着财务风险高企。在当前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在扩张与发展之间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合理匹配,才是车企稳健运营、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车企资产负债率热议https://auto.zol.com.cn/981/981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