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隐藏式门把手逐渐成为新车设计中的一种流行趋势,甚至部分燃油车型也开始模仿这一设计。然而,隐藏式门把手在提升美观度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前曾有报道指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隐藏式门把手未能正常弹出,造成车内人员无法及时打开车门,影响逃生与救援。
为规范相关设计,提高车辆安全性,2024年5月8日,相关部门公开征求关于制定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根据公开信息,该标准旨在对汽车门把手,尤其是电动及隐藏式门把手,在紧急情况下的使用安全性提出明确要求。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7日,社会各界如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提交反馈。
据悉,目前市场上的部分门把手产品存在多个问题,如结构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识别困难(缺乏标识)、断电后失效以及夹手等风险,这些都可能在关键时刻影响乘员的逃生与救援效率。特别是在发生碰撞或车辆起火时,电路系统可能出现断电,导致电动门把手无法工作,增加逃生难度;同时,由于门把手隐蔽且缺乏统一标识,进一步加大了在紧急情况下操作的不确定性。
新标准提出多项针对性措施,强调在各种事故场景下门把手的安全性能。例如,在车辆发生碰撞或起火等情况下,必须确保车门能够顺利开启,以便乘员逃生和外界实施救援。标准还特别指出应通过设置机械装置或断电保护机制,作为安全冗余,以应对电力系统失效的情形。此外,在车辆翻滚或坠落时,门把手应具备防止误触发的设计,避免因车门意外打开而导致乘员跌落。
针对隐藏式及应急式门把手的操作识别问题,标准要求统一并强化标识,确保其在紧急状态下易于辨识和操作。这意味着未来汽车门把手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安全性与功能性,而非单纯追求外观新颖。可以预见,随着该强制性标准的实施,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和应用将面临更严格的规范,车辆整体安全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能源汽车隐藏门把手安全标准将出台https://auto.zol.com.cn/981/981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