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开车,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一打开空调,车子就像泄了气。很多人买车时紧盯排量不放,结果却发现,2.0T的动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不如1.0L的小车来得实在——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很多老司机信奉“排量越大越有劲”,可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曾有人目睹,一辆搭载2.0T发动机的七座SUV,在满载状态下开启空调爬坡,发动机空转咆哮却难以提速;而旁边的1.5L手动挡小车反倒轻松超越。造成这种反差的关键,并不在排量,而是厂家极少提及的一个重要参数:比功率。
比功率是指发动机功率与整车质量的比值,简单来说,就是每吨车重能分配到多少千瓦的动力。比如一台80kW的发动机,如果装在1吨重的小车上,其比功率高达80kW/t,动力自然充沛;但若放在2吨的车上,比功率就只剩40kW/t,动力表现自然大幅缩水。实测表明,比功率低于60kW/t的车型,开空调后明显乏力;而高于80kW/t的车型,即使空调全开,也能保持良好的加速性能。例如某五菱车型比功率仅为52,开空调时顿挫感强烈,让人难以忍受;而飞度的比功率接近90,即使带着空调运转,起步依然迅猛。
更值得警惕的是,有些车企在宣传时玩起了“文字游戏”。明明是一台1.2T的小排量发动机,塞进体型不小的SUV里,再搭配高功耗的空调系统,实际驾驶体验简直像拖拉机一样吃力。反观一些微型车,比如铃木奥拓,虽然排量只有1.0L,但由于整车质量轻,仅0.89吨,其比功率也能达到58,夏天开空调不至于完全掉链子。
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些日系品牌敢于广泛使用小排量发动机——它们真正做到了动力与重量的合理匹配。而部分国产车型虽然纸面参数亮眼,但实际开起来却常常“空调一开、动力归零”,问题就出在比功率不过关。
所以,下次选车时别再只盯着排量看了。看看配置表上的发动机功率和整车质量,简单除一下就能算出比功率。低于70的就别考虑了,省得夏天开着空调还得忍受蜗牛般的加速。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三伏天开车空调乏力真相https://auto.zol.com.cn/979/979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