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内燃机时代终结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但燃油车的退出更像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仪式。据统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8%,即使是电动化发展领先的中国,这一数字也刚刚超过35%。这表明,传统燃油动力系统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局面反映了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城乡之间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仍然显著,电池技术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尚未解决,而全球近亿名汽车产业工人的技能转型也需要时间逐步完成。
然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阻挡。以欧盟计划在2035年禁止销售燃油车为例,这一政策的时间表如同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促使各大汽车制造商加速推进电动化战略。与此同时,传统内燃机的研发投入正在被系统性削减。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能源体系的全面重构。随着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82%,以及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日益临近,燃油车作为工业文明的重要象征,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博物馆中的展品。不过,这一过渡期可能会比激进派预计的时间更长。就像汽车发明后马车仍延续使用了半个世纪一样,燃油车的淘汰并非一场突然的“断电”,而是如同黄昏般逐渐暗淡的过程。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告别燃油车:一个时代的渐进行程https://auto.zol.com.cn/976/976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