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习惯性地将“合资”与“智能”视为对立的概念,尤其在过去一年中,这种观点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一情况正在迅速转变。例如,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奥迪与智己的联手,甚至连保时捷也在积极寻找国内的技术合作伙伴。此外,丰田旗下的某款智驾车型也已证明其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这些合作的背后,并非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因为智能化技术在中国发展迅猛,迫使传统车企不得不选择合作以保持竞争力。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以及车云互联等领域,若想真正打造出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全球同步”的开发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
以大众安徽推出的ID. EVO概念车为例,虽然它被称为“下一代智能电动车”,但其亮点并不在于设计有多么惊艳,而在于整合能力。这台车融合了大众在整车工程体系和驾驶质感上的优势,同时也引入了小鹏在纯视觉、无高精地图L2++智驾技术上的专长。
答案或许可以从用户视角出发寻找。例如,ID. EVO的发布正是在尝试回应这一疑问。通过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和技术整合,合资品牌或许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新方向。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合资车企智能化转型:从对立到合作的新方向https://auto.zol.com.cn/975/975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