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小米SU7 Ultra因多起超速事件成为舆论焦点。有车主在市区道路上将车辆加速至303公里/小时,这一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还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针对此事,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发表看法,他表示:“车开得快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在哪种场景下开、是否合法合规。”他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形成安全驾驶的共识。
小米SU7 Ultra凭借1548匹马力和1.98秒的零百加速性能,成为一款极具吸引力的高性能车型。然而,其强大的动力输出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专家指出,汽车企业在宣传高速性能时,应当兼顾技术伦理,确保车辆的使用场景与性能相匹配。与此同时,车企还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车辆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被滥用。
对于这一现象,网友的意见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飙车行为应当受到严惩,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另一部分人则建议,车企应进一步完善极速模式的开启条件,避免车主轻易突破限速。实际上,小米已经在车辆中设置了地理围栏功能,并提供了驾驶培训课程。然而,仍有部分车主通过自定义模式绕过限速限制,从而导致超速事件屡屡发生。
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驾驶行为的反思,也让人们开始关注汽车企业在产品设计中的责任。如何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保障公共安全,是汽车行业未来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米SU7 Ultra超速事件引发公共安全与性能伦理讨论https://auto.zol.com.cn/959/9591243.html